紡織品色牢度測試
色牢度是指紡織品在使用或加工過程中抵抗顏色變化的能力,直接關系到產品外觀保持性、消費者體驗及環(huán)保合規(guī)性。色牢度差的紡織品在洗滌、摩擦、光照或汗?jié)n作用下易褪色、沾色,不僅影響美觀,還可能因染料遷移危害人體健康。因此,色牢度測試是紡織品質量控制、出口合規(guī)及品牌信譽維護的核心項目。
測試標準與依據(jù)
紡織品色牢度測試依據(jù)國際標準ISO 105系列、國家標準GB/T 3920–3922、美國AATCC標準及歐盟EN ISO標準體系。常見測試類型包括:
耐摩擦色牢度(干/濕)
耐洗色牢度
耐光色牢度
耐汗?jié)n色牢度(酸/堿)
耐水色牢度
耐唾液色牢度(嬰幼兒用品)
評級通常采用灰卡比對法,按1–5級評定(5級最優(yōu),1級最差),部分項目要求≥3–4級方可上市。
測試方法與流程
1. 耐摩擦色牢度(GB/T 3920)
將試樣固定于摩擦試驗機,分別用干、濕(含水率100%)白棉布以9N壓力往復摩擦10次。
用灰色樣卡評定白布沾色等級。
2. 耐洗色牢度(GB/T 3921)
將試樣與標準貼襯織物縫合,放入模擬家庭洗滌條件的洗衣機中(溫度、時間、洗滌劑按標準設定)。
洗滌后干燥,評定試樣變色及貼襯織物沾色等級。
3. 耐光色牢度(GB/T 8427)
使用氙燈老化試驗箱模擬日光照射,曝曬一定時間(如20小時)。
與藍色羊毛標樣對比,評定褪色程度。
結果分析與改進
低色牢度原因:染料選擇不當、固色工藝不足、后整理缺失。
改進措施:
選用高牢度活性染料或還原染料;
優(yōu)化皂洗、固色工藝;
添加交聯(lián)型固色劑提升耐洗性。
某快時尚品牌曾因牛仔褲耐摩擦色牢度僅2級被歐盟RAPEX通報。后續(xù)通過引入環(huán)保型固色劑+高溫焙烘工藝,將濕摩擦牢度提升至3–4級,成功恢復市場準入。
結論
色牢度測試是紡織品從設計到銷售不可或缺的質量關卡。隨著全球環(huán)保法規(guī)趨嚴(如OEKO-TEX? STANDARD 100),企業(yè)需將色牢度控制融入綠色供應鏈管理,兼顧性能、安全與可持續(xù)發(fā)展。








